發布時間:2015-07-03
《意見》提出節能標準化工作目標形成節能標準有效實施與監督的工作體系,產業政策與節能標準的結合更加緊密,節能標準對節能減排和產業結構升級的支撐作用更加顯著。
能效“領跑者”樹立行業標桿
《意見》明確創新工作機制、完善標準體系、強化標準實施等三個方面的重點工作,要求創新節能標準化管理機制,健全節能標準體系,強化節能標準實施與監督,有效支撐國家節能減排和產業結構升級。
《意見》提出,完善節能標準立項協調機制,每年下達1~2批節能標準專項計劃,急需節能標準隨時立項。完善節能標準復審機制,標準復審周期控制在3年以內,標準修訂周期控制在2年以內。
值得注意的是,在探索能效標桿轉化機制問題上,摒棄高能效產品和企業的意圖明確,行業“領跑者”的水平將成為準入指標。《意見》要求,適時將能效“領跑者”指標納入強制性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標準和行業能耗限額標準指標體系,將“領跑者”企業的能耗水平確定為高耗能及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準入指標。能效標準中的能效限定值和能耗限額標準中的能耗限定值應至少淘汰20%的落后產品和落后產能。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全國能源基礎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李愛仙認為,能效“領跑者”指標是指同類型可比產品中能源效率領先的指標。“意見提出能效標桿轉化機制。”李愛仙說,能效“領跑者”制度將定期發布領跑能效指標,樹立行業標桿。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推進,我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能源問題日益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頸”,這對節能標準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效中心主任郁聰認為,“如果能實現80%以上的能效指標都能和國際接軌的話,對于中國整個的能效提升計劃還是很有幫助的。”現在的領跑者是行業內前10%~20%的企業,郁聰認為,一些企業將會被淘汰,肯定會有一個時間表,有一個時間裕度來給企業讓產品逐漸達標,慢慢“領跑者”也會成為行業準入。
據了解,我國已發布家用電器、照明器具、工業設備等領域65項強制性能效標準和鋼鐵、有色、石化、建材等行業79項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取得了顯著的節能效益。據測算,“2012-2013年百項能效標準推進工程”發布的49項能耗限額標準如果能全面有效實施,則可實現節能量約1.2億噸標準煤。
“我國節能標準化工作有待加強,節能標準覆蓋面不夠、更新不及時、標準有效實施的工作體系不健全,制約了節能標準化作用的有效發揮,必須大力加強節能標準化工作。” 李愛仙認為。
李愛仙表示,將“領跑”指標納入能效標準和能耗限額標準,一方面將領跑者取得的成果固化下來,另一方面可不斷提高能效指標要求,引導企業追逐能效領跑者,形成推動用能產品和高耗能行業能效水平不斷提升的長效機制。
節能標準納入政府考核
隨著節能新一輪提標工作的推進,一些重點領域節能標準制修訂工作也將提上議程,未來幾年內,根據部署將實施百項能效標準推進工程。
根據《意見》要求,在工業領域,加快制修訂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機械、船舶等行業節能標準,形成覆蓋生產設備節能、節能監測與管理、能源管理與審計等方面的標準體系;完善燃油經濟性標準和新能源汽車技術標準。在能源領域,重點制定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相關技術標準,加強天然氣、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標準制修訂工作。
以工業領域為例,《意見》要求,以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為依據,實施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對電解鋁、鐵合金、電石等高耗能行業的生產企業實施差別電價和懲罰性電價政策,對煤炭、石油、有色、建材、化工等產能過剩行業和稀土等戰略資源行業的生產企業進行準入公告。
“隨著綠色消費、綠色建筑,智慧能源新業態等興起,以及公共機構、交通運輸等領域推進節能工作的需要,我國急需研制相關節能標準,健全體系。” 李愛仙認為。
目前,我國基本形成了節能標準體系,支撐了淘汰落后產能和化解過剩產能、能效對標、節能產品認證、能效標識、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節能產品政府采購等政策措施的實施,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據了解,“十二五”以來,國家標準委、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聯合實施“百項能效標準推進工程”,大力推進節能標準制修訂工作。在節能領域已發布國家標準近300項,包括強制性能效標準、能耗限額標準和推薦性節能基礎與管理標準。
同時,《意見》強調,將強制性節能標準實施情況納入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節能目標責任考核。專家認為,這些舉措,對行業總體能效的提高是一個方向性的指引。